第1週:課程說明
第2~9週:複體開發、複體營造、複體生產、複體繁殖
第10~15週:複體創造、複體對話、複體氛圍
第16~18週:複體情境;並「記憶複體」
一、 第一至四週 目標地的現地測繪、勘察、文獻收集及分析。
二、 第五至八週 規劃方法研究、案例分析。
三、 第九至十二週 環境課題的掌握與解決對策方案研擬,規劃構想提出與評估。
四、第十三至十八週 完整規劃書之撰述、評論與發表。
課程內容:分為4個項目
1.影像:分為攝影及虛擬兩個部分。重新在攝影的世界中被組構、分割、構圖,以至於達成自主性的影像創作。
2.繪畫:建立在平面世界中的概念形式,利用環境的誘發,促使學生構出完整的平面語彙。
3.文字:以實際探詢環境的方式,在於了解生態建築之中,而進行背後的文字思維創作。
4.自由創作:可能藉由符號、意象或者媒材傳達創作的情感。

第一週:影像組成之邏輯。
第二週:影像構成與解構的概念。
第三週:影像外與存在的分界。
第四週:影像自主性的邏輯。
第五週:影像建築的從屬關係。
第六週:建築影像的主次關係。
第七週:繪畫平面的概念型成。
第八週:繪畫語言的內在思維。
第九週:繪畫環境的背後自然。
第十週:環境繪畫的山水體系。
第十一週:繪本的宇宙視域。
第十二週:繪本的空間自體性。
第十三週:文字的建築生態。
第十四週:文字的空間構成。
第十五週:文本下的存在場域。
第十六週:文本下的存有場域。
第十七週:環境後的後建築體態。
第十八週:後環境的後建築宣言。
第一週 課程介紹與總論
第二週 從生活面反思當前的環境發展
第三週 反轉地球暖化一百招
第四週 能源: 從風力到太陽能
第五週 農業與食物:從蔬果到生物碳
第六週 建築與都市: 從綠屋頂到自動化
第七週 土地利用: 從森林到沙漠
第八週 運輸: 從共乘到火車
第九週 期中討論
第十週 材料: 從廢棄物到節水
第十一週 新亮點: 從人造葉到微生物農場
第十二週 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參訪
第十三週 生態村案例分享
第十四週 古坑行動發想討論
第十五週 習作討論(一)
第十六週 習作討論(二)
第十七週 給古坑心靈生態村的建言
第十八週 期末討論
本課程採實作、經驗討論、理論研讀後討論等方式進行。十八週的進度分配如下:
一、台灣城鄉發展的核心議題討論(第1~3週)
二、主題開發與題材選擇(第4~6週)
三、資料分析與田野調查(第7~10週)
四、行動計畫書寫作(第11~13週)
五、展演實作(第14~18週)
* 依學生操作進度安排期中、期末展演
一、藝術主題開發與題材選擇(第1~3週)
二、題材研究(第4~9週)
三、題材創造性發展(第10~18週)
* 依學生操作進度安排期中、期末展演。
* 本學期的工作成果將於下學期「建築創作演習(2)」進一步延伸。
第1週:課程說明
第2週:何謂工場
第3週:工場空間與環境
第4週:機械工具之認知與材料介紹
第5週:實務操作
第6週:實務操作
第7週:機械工具之認知與材料介紹
第8週:實務操作
第9週:實務操作
第10週:工場基地的物理環境認知與設計再執行
第11週:實務操作
第12週:實務操作
第13週:機械工具之認知與材料介紹
第14週:實務操作
第15週:實務操作
第16週:機械工具之認知與材料介紹
第17週:實務操作
第18週:實務操作
我們將試著解讀及善用「人」的基本觸角,如:思想的腦、操作的手、及行動的腳......等,所展演出精緻的人文特質,是如何在改進我們的文化行為。
當繪畫、攝影、電腦及建築都已成為人們文化肢體的行為結果時,我們實有必要再為這些行為加以改進或研發新的文化觸角。因此,課程內容將不時的更換創作的工具,並在期末編印出自屬性的刊物。
同學經由概念的詮釋、物件的形塑到空間的建構,進而與機能的定義及自我建築理念與設計生態的整合,都將在課程內容上一一的被討論和落實。
同學將在此學期中,大量的自我閱讀及寫作。課程的部份將探討什麼是建築及建築的定義,希望建築設計不再以設計為自限,取而代之的是建築行為、建築態度、建築知覺及建築文化上的自我性。以上不同議題都將在課程上成為寫作及討論上的內容。

※空間性系列:第一週空間規律,第二週空間複製,第三週空間模具,第四週空與間,第五週空間符號,第六週幾何空間。
※存在性系列:第一週存在變化,第二週存在紋理,第三週存在習性,第四週存在時空,第五週明暗存在,第六週存在自然。
※思維性系列:第一週內我思維,第二週思維主義,第三週抽象思維,第四週思維概念,第五週存有思維,第六週思維與無。
研二生將發展自己的建築研究設計及閱讀相關書籍資料進而提出獨特見解與技術結合,創作另類的議題及空間。
期中需具體的提出建築型態的架構與基地及議題的關係,並討論理念的形成及自我邏輯的理論架構。
藉由議題設計,探討空間的可能性。再藉由空間發生的可能性,來發現空間行為的潛力,並運用空間及構造行為的轉化達到建築藝術創作的呈現。
期末進行實作執行成果期末報告。
第一週:由思維產生型體的原始屬性。
第二週:初始之型所引發的建築型態。
第三週:空間與型式下的類空間。
第四週:類空間的透明與記憶。
第五週:都市被動中的建築場域。
第六週:都市主動中的空間場域。
第七週:建築宣言的認定與思維。
第八週:建築觀的意義與哲思。
第九週:無疑建築的再生建築。
第十週:作品基地選取概論。
第十一週:空間議題探討。
第十二週:Case Study。
第十三週:選取基地分析報告。
第十四週:選取基地分析報告 。
第十五週:作品實作執行。
第十六週:作品實作執行。
第十七週:作品實作執行期末報告。
第十八週:作品實作執行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