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l Presentation Assignment:
Incorporate any of the various topics in this unit (Syncretism, Music and
Politics, Music and Religion, Continuity and Change, Nationalism, Negotiating
Tradition, Music and Identity) to critique an approved article or book chapter
on African Performing Arts. This will form the basis of your oral presentation.
There must be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work between the students.
Presentation will be 10 minutes in duration followed by five minutes of
discussion. Essays should be modelled after the many journal articles read
this semester where you become the researcher. Choose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event, prominent musician, performance style or cultural genre in
any of the African countries. Read and research current journal articles
and/or books on the topic and apply critical thinking in your essay by
evaluating the resources, comparing data, and synthesizing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various authors.
Approach your chosen topic in this essay as an historian, biographer,
musicologist or an ethnomusicologist. For example, if you examine
biographies on a popular music artist as your principal research topic, in
addition to this as the main discussion of the essay, briefly present the history
of the genre, address his/her approach to improvisation, and some of the
messages in the music.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our readings from various
journals and books will reveal approaches to Malaysian and Indonesian music
studies. Give particular consideration to sociological issues, economic,
ethnic, religious, and gender issue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
concepts as they apply to your topic.
Guidelines for essay writing:
In essays,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simply regurgitate the information found in
readings. You need to assess, compare and synthesize the data critically and
objectively so that you collect and draw your own conclusions about the topic.
In particular, you should highlight any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 opinion or
interpretation revealed in your readings to demonstrate a broad
understanding. For example, an entire essay about how wonderful thumb
piano music is will not suffice. Be objective and also consider opposing views
on the music, the instrument,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music and so
on.
If you have found the perspective of one author particularly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your topic, you should indicate this and be able to back it up
with reasons. In essay topics that require comparison you should strive to
systematically discuss and compare various angles and viewpoints. For this
essay of 1000 words, you should have around 4-8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
listed as resources for your research. JSTOR is an excellent search engine
Remember that one good article on your subject will have its own bibliography
which will lead you to other books and articles related to your topic.
Submission of written work:
Written assignments and essays must be placed in the Department's
Assignment Box by 5pm on the date that they are due. A doctor’s certificate is
required if work to be marked is not in on time.
Attendance:
Attendance at classes is compulsory.
Important Dates:
Week 12 Oral Presentations
Week 13 Hand-in Written Assignments
Week 18 Written Final Exam and Essay
https://sites.google.com/itd.tnnua.edu.tw/mej-signal/
第1週: 學期課程介紹、MaxMSP軟體應用於展演製作之方法
第2週: 混合音樂之程式設計方法
第3週: 期末展演程式設計發想與討論
第4週: 展演程式設計所需之MaxMSP物件實作(一)
第5週: 展演程式設計所需之MaxMSP物件實作(二)
第6週: 展演程式設計所需之MaxMSP物件實作(三)
第7週: 展演程式設計所需之MaxMSP物件實作(四)
第8週: 期末展演程式 - 初步展示 (期中考週)
第9週: 期末展演程式 - 初步展示 - 評量與討論(期中考週)
第10週: 展演程式階級架構設計(一)
第11週: 展演程式階級架構設計(二)
第12週: 展演程式階級風險排除設計(一)
第13週: 展演程式階級風險排除設計(二)
第14週: 與演奏家、藝術家、其他媒體做程式測試及協調工作(一)
第15週: 與演奏家、藝術家、其他媒體做程式測試及協調工作(二)
第16週: 與演奏家、藝術家、其他媒體做程式測試及協調工作(三)
第17週: 期末展演程式展示 (期末考週)
第18週: 期末展演程式展示 - 評量與討論(期末考週)
田野調查基本概念、田調準備工作、參與觀察法、訪談方法、文字資料記錄、表格製作、Genealogy、樂器與演出環境繪圖、訪談資料分析、靜態攝影、動態攝影、錄音方法與技術
一、日治時期(三週)
(一)唱片工業產製分析
王櫻芬。2008。〈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 俗曲藝》(160):169-196。
---------。2013。〈作出臺灣味:日本蓄音器商會臺灣唱片產製策略初探〉。《民 俗曲藝》(182):7-58。
林太崴。2009。〈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的商業操作-以古倫美亞及勝利唱片公司為例〉。《臺灣音樂研究》(8):83-104。
劉麟玉。2013。〈從選曲通知書看臺灣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與日本蓄音器商會之間的訊息傳遞-兼談戰爭期的唱片發行(1930s-1940s)〉。《民俗曲藝》(182):59-98。

(二)音樂作品與消費形態
李坤城。2000。〈不插電聽唱片的時代—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文化發展漫談〉。收於《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 磺溪文化學會編。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5-8。
施慶安。2008。陳君玉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流行音樂。《政大史粹》(14):37-82。
黃裕元。2014。《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三)調查錄音
王櫻芬。2009。《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二、音樂個人研究及其風格、社會史(一週)
石計生。2014。《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臺北:唐山出版社。
沈冬。2013。《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邱婉婷。2012。〈「寶島低音歌王之路」:洪一峰歌唱風格發展〉。《民俗曲藝 》(178):75-162。


三、音樂與政治(兩週)
(一)禁歌
李坤城。2007。再見!禁忌的年代: 高雄市新聞處.
李筱峰。2009。〈兩蔣威權統治時期「愛國歌曲」內容析論〉。《文史台灣學報》 (1):120-162。
林靜怡。2010。《歌曲創作的美麗與哀愁:國治時期查禁歌曲管制體系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回應威權的策略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一九七〇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論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臺北:時報文化。
黃翔翔。2011。《收編與轉喻—90年代後鑲嵌於中共官方意識型態下的台灣流行歌曲》。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主流唱牌唱片產製(兩週)
林怡伶。1995。《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獨立唱牌唱片產製(兩週)
施沛瑜。2007。《技術、流行與小眾音樂市場:以亞洲唱片公司為例之地方音樂工業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論文。
陳峙維。2009。〈唱片工業中的「世界音樂」商品產製:音樂交流與創作的新契機〉。《臺灣音樂研究》(9):77-98。
陳建章。2006。《非流行唱片產業的機會分析-金革唱片公司的預演規劃》。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桂、梁朝雲。2007。〈台灣非流行音樂產業行銷管理之創新策略〉。《廣告學研究》(28):1-28。

六、唱片裡的傳統音樂(一週)
王安祈。2014。〈京劇影音製作的商業、權力與政治-以程派《鎖麟囊》等劇為例〉。《戲劇研究》(14):73-102。
林珀姬。2005。〈聽見臺灣南管歷史的聲音兼談臺灣南管音樂的發展-從台灣南管有聲出版品說起(1980-2005) 〉。《關渡音樂學刊》(3):185-211。
秦毓茹。2008。〈梁祝故事在臺灣之傳播媒介研究〉。《 臺灣民俗藝術彙刊》 (4):161-180。
------------2008。〈唱片樂音的隔代傳承與音樂傳統的認知建構—從桃園林祺振、謝旺龍等八音樂師的學習與表演經歷談起〉。《臺灣音樂研究》(6):167-198。
郭明木。2007。〈廈門御前清曲-廈門音樂的-段輝煌歷史以廈門御前清曲老唱片為例〉。《關渡音樂學刊》(7):215-227。

七、透過唱片的西洋古典音樂(一週)
李怡慧。2003。《古典音樂在台灣的呈現──以台北愛樂電台為例》。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大衛。2005。《繆思的使徒──台灣戰後古典音樂樂評人的軌跡與信念》。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八、原住民唱片音樂(兩週)
孫俊彥。2013。〈原漢共譜的「山地」戀曲-談〈馬蘭姑娘〉的可能源流與認同想像〉。《民俗曲藝》(181):265-319。
陳俊斌。2014。《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媒體文化、詩學/政治學、文化意義》。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黃國超。2012。〈1970年代另類「校園歌曲」的喧囂:山地歌曲與救國團康樂歌唱的音樂政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11):25-51。
黃國超。2012。〈臺灣「山地音樂工業」與「山地歌曲」發展的軌跡:1960至70年代鈴鈴唱片及群星唱片、心心唱片的產製與競爭〉。《民俗曲藝》(178):163-205.

九、載體與音樂(兩週)
何易霖。2002。《音樂載具的演進對音樂傳播的影響--一個歷史觀點的論述》。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宜正。2001。《數位音樂對唱片公司與音樂產業影響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恭平、謝長江。2010。〈數位音樂市場:以iPod及iTunes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8(3):355-386。
廖高成。2009。〈在消費主義與基本教義之間:《黑色唱片》的倫理、認同與晚期資本主義〉。《中外文學》 38(1):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