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憶為何物(Memory)
文本
Lewis A. Coser,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20-39。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 201。
影像
《被遺忘的時光》
延伸閱讀
H. Bergson,姚晶晶譯,2013,《物質與記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M.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從社會到文化記憶(Social & Cultural)
文本
P.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2001,《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導論、1.社會記憶)
潘博成,2016,〈評介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中的記憶》〉,《文化研究》23:281-287。
影像
《奼紫嫣紅開遍》
延伸閱讀
馮亞琳、A. Erll編,余傳玲等譯,2012,《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A. Assmann著,潘璐譯,2016,《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記憶與歷史(History)
文本
王汎森,1993,〈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91:40-49。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影像
《歷史課本以外的歷史》
延伸閱讀
A. Assmann,袁思喬譯,2017,《記憶中的歷史:從個人經歷到公共演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P. Thompson,覃方明等譯,2000,《過去的聲音:口述史》,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四、記憶與認同(Identity)
文本
P. Nora著,戴麗娟譯,2012,《記憶所繫之處》,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環法自行車賽)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117-149。
影像
《赤陽》
延伸閱讀
J. Assmann著,金壽福、黃曉晨譯,2015,《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五、記憶的地點(Site of Memory)
文本
宋怡明、李仁淵,2009,〈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考古人類學刊》71:47-69。
顧玉玲,2018,〈工地如戰地:臺灣營造業工殤碑的歷史敘事與集體記憶〉,《文資學報》11:31-69。
影像
《她們的故事》
延伸閱讀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57-96。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9):9-51。
賴正哲,1998,〈新公園男同志之集體記憶與空間拼貼〉,《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第五期。

六、記憶與創傷(Trauma)
文本
陳佳利,2007,〈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105-143。
葉虹靈,2015,〈臺灣白色恐怖創傷記憶的體制化過程:歷史制度論觀點〉,《台灣社會學》29:1-42。
影像
《冰與血》
延伸閱讀
哈拉爾德.韋爾策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2007,《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七、記憶與檔案(Archive)
文本
林克明,2009,〈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的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的檔案熱〉,《文化研究》9:45-72。
謝世英,2015,〈集體記憶、文化認同與歷史建構:鹽月桃甫作品〈莎勇〉與〈母〉〉,《現代美術學報》30:191-214。
影像
《沙鴦之鐘》及其他
延伸閱讀
J. Derrida(translated by Eric Prenowitz), 1996, Archive Fever: A Freudian Impres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iet, S., Day, Ronald E., Martinet L, 2006, What Is Documentation, Lanham, Maryland, Toronto, Oxford: The Scarecrow Press.
Ray Edmondson, 2016, Audio Visual Archiving: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UNESCO.
張錦,2011,《電影作為檔案》,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鍾雪珍、薛理桂,2014,〈集體記憶之保存與創新:以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為例〉,《檔案》13(4):34-45。

八、銀幕記憶(Screen Memory)
文本
Faye D. Ginsburg, Lila Abu-Lughod, Brian Larkin(eds.), 2002, Media Worlds: 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creen Memories: Resignifying the Traditional in Indigenous Media)
張錦,2012,〈後檔案時代,家庭檔案與家庭電影〉,《南藝學報》5:25-44。
影像
(待補)
延伸閱讀
M. Ferro著,彭姝譯,2008,《電影和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Ishizuka, K. L. & Zimmermann, P. R. (eds.), 2008, Mining the Home Movie: Excavations in Histories and Memorie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許綺玲,2006,〈變化中的家庭形象(1970-1990):快拍照風格與攝影論述中的家庭題材〉,《文化研究》2:9-40。

九、數位記憶(Digital Memory)
文本
許綺玲,2000,〈破鏡裡頭尋先祖?談臺灣家族相片的變途或再生〉,《中外文學》29(2):69-98。
E. Haskins, 2007, Between Archive and Participation: Public Memory in a Digital Age, 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 37: 401–422.
影像
(待補)
延伸閱讀
P. C. Usai著,陳儒修譯,2004,《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臺北:電影資料館。
W. Ernst(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ussi Parikka), 2013, Digital Memory and the Archiv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十、記憶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Memory)
文本
A. Brossat著,邱德亮譯,2008,〈介於抵抗與治理性之間的集體記憶〉,《文化研究》6:244-253。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影像
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
延伸閱讀
P. Amad, 2010, Counter-Archive: Film, the Everyday, and Albert Kahn’s Archives de la Plane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Ricoeur(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and David Pellauer), 2004, 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