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週 09/15 反思性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1929)
《南海舡人:美拉尼西亞新幾內亞土著之事業及冒險活動報告》21-48
《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230-239
第02週 09/22 主體性
Nanook of the North(1922)
郭力昕(2008)。〈人道主義攝影的感性化與政治化:閱讀1980年代關於蘭嶼的兩份紀實攝影經典〉,《文化研究》,6: 9-42。
第03週 09/29 作為研究的工具及其素材
Character Form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 Series(1936-38)
《世界,是我的田野: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發現之旅》111-138
第04週 10/06 直接電影
Hunters(1950-58)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謝國雄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頁3-35。臺北:群學。
第05週 10/13 真實電影
A Man Called “Bee”: Studying the Yanomamo(1974)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83-103
第06週 10/20 詩意與感官
The Forest of Bliss(1986)or Rivers of Sand、Altar of Fire、Deep Hearts
《泰利的街角》。35-49、163-176、177-192
第07週 10/27 分享人類學
Rouch: Les maîtres fous(1954)、Moi, un noir(1958)、Chronique d'un été(1960)、La Chasse au Lion à L'arc(1964)、Petit à Petit(1969)、Cocorico, Monsieur Paulet(1974)、Babatu, les trois conseils(1975)、 Madame L’Eau(1993)
陳昌仁(1993a)。〈尋找原住民的原住民:新民族誌(電影)與世記末的人類(學)〉,《電影欣賞》,66:69-78。
----(1993b)。〈民族誌電影,及在非洲造風車的唐吉軻德:關於尚.胡許(Jean Rouch)〉,《電影欣賞》,66:79-87。
第08週 11/03 虛構民族誌
Transfiction
朱元鴻(1997)。〈背叛/洩密/出賣:論民族誌的冥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 29-65。
第09週 11/10 參與式影像
爺爺奶奶
蔡慶同(2020)。〈反「客」為「主」:白褲瑤村民影像小組的紀錄及其反思〉,《新聞學研究》,144: 97-141。
第10週 11/17 (烏山頭影展)
第11週 11/24 口述歷史
The Myth of Naro as Told by Dedeheiwa、The Myth of Naro as Told by Kaobawa
林傳凱(2015)。〈第八章:白色恐怖口述歷史的檢討〉,《卷二:記憶歷史傷痕》,頁79-116。台北:衛城。
第12週 12/01 建制民族誌
The Ax Fight(1972)
齊偉先(2020)。〈第十章:建制民族誌「為何」書寫?探索建制民族誌的系譜、方法特質與挑戰〉,《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頁499-530。台北:群學。
第13週 12/08 行動研究
尋找阿江
《受壓迫者教育學》39-65、107-125
第14週 12/15 歷史影像的重返
六搬村
蔡慶同(2020)。〈「重返」作為紀錄的方法及其反思:以中國1950年代民族社會歷史科學紀錄片為例〉,《南藝學報》,20: 。
第15週 12/22 互動資料庫
Photo Wallahs(1992)
井迎瑞(2010)。〈資料庫作為一種紀錄方式:以《樂生劫運v2.0》及其影像資料庫為例〉,《藝術觀點》,42: 79-83。
蔡慶同(2020)。〈檔案星叢:紀實性音像作為重返殖民的通道〉,編,《帝國在臺灣Ⅱ:作為歷史記憶的「日本時代」》,頁211-24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第16週 12/29 道德的難題
麥收
當女權主義遭遇紀錄片—一場未完成的學術討論
妓權、性道德與自我正義——論徐童的《麥收》與紀錄片的倫理
第17週 01/05 倫理的困境
水蜜桃阿嬤
蔡慶同(2012)。〈再現弱勢: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文化研究》,15: 117-146。
第18週 01/12 繳交期末報告